凤冠霞帔

凤冠霞帔

凤冠,指古代贵族妇女盛装时戴于头上的彩冠;霞帔,是古代宫廷命妇的一种披肩服饰。两者根据用料、做工、花纹、装饰等分有多个不同等级,平明女子只有大婚之时才可穿戴。因此,凤冠霞帔也被视为我国古代传统婚嫁礼服的代表。

凤冠

根据《大明会典》记载:常服,凤冠:双凤翊龙冠,以皂縠为之。附以翠博山。上饰金龙一、翊以二珠翠凤,皆口衔珠滴。前後珠牡丹花、蕊头、翠叶、珠翠穰花鬓、珠翠云等。三博鬓(左右共六扇)。有金龙二各衔珠结挑排。

明朝皇后至九品文官妻皆可穿着,按地位等级高低在颜色、花纹、装饰和用料上有所不同。皇后礼服的冠饰有九龙四凤。明神宗定陵出土了四顶凤冠,龙凤数目各不相同。其中一顶为六龙三凤,龙在顶两端,口衔长串珠滴,似有戏凤之意。正面有三只展翅凤凰。冠后下方有左右各三扇博鬓,展开后如同五彩缤纷的凤尾。 皇妃、公主、太子妃的凤冠九翚四凤。翚是有五彩的雉。一品至七品命妇的凤冠没有凤,绣有不同数量的雉。

明朝庶人女子在结婚时也可穿着凤冠霞帔。唐代白居易在《霓裳羽衣舞歌》中咏道:“虹裳霞帔步摇冠,钿璎累累佩珊珊。”平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受这一殊荣,这种习俗在浙江民间广泛流传了800多年。

霞帔

霞帔以其艳丽如彩霞,亦称“霞披”、“披帛”。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,隋唐时期得此名。到宋代将它列入命妇礼服行列之中。明代始为命妇品级的服饰,一品至九品命妇,皆服用不同绣纹的霞帔,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时才可以着。

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,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,为并列两条,披于左右肩。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,长五尺七寸,服时绕过脖颈,披挂在胸前,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。

按照华夏礼义,大礼可摄胜,就是祭礼、婚礼等场合可向上越级,不算僭越。命妇的霞帔在用色和图案纹饰上都有规定。品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纹饰上,如下分别列数:

一、二品命妇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(翟:即长尾山雉)

三、四品为金绣云霞孔雀纹,五品绣云霞鸳鸯纹;

六、七品绣云霞练鹊纹;

八、九品绣缠校花纹。





THE  END
相关标签